简阳民间民俗如何请客送礼
一
民间好客,是从古至今的传统。只要家中来人,无论是亲朋好友、远乡近邻,还是故交新知,必然热情迎接、盛情款待和恭敬相送。这种迎来送往,是极为普通的礼节,老少遵循,妇孺皆知。请客有别于家庭平常来客,各家各户虽然各有章法,但基本的讲究大同小异。一个人从呱呱坠地到撒手人寰,不知要经历多少请客和送礼。上一辈人辞世了,下一辈人还将延续。民间请客的由头很多,就说小孩出生,三天便可请客,美其名曰“打三朝”。满月要做“满月酒”,上百天要贺“百日礼”。到了周岁,少不了庆贺。条件优裕的家庭,更要大操大办一场。
在百姓的意识里,生日是最不能忘的大事。长辈记得晚辈的生日,晚辈不忘长辈的诞辰。弟兄姊妹、家门亲戚,凡属至亲,互相的生期都铭记在心。生日请客,约定俗成。家家户户,一年到头,有多少人就得做多少次生。一般来说,满十称为大生,除此之外为散生。过去多数人家,除了老人,一般不做散生。
做生请客,大致限于平时来往密切的亲戚邻朋,只要主人没有事先推辞,一般都是不请自到。只有做大生或是因为其他缘故,主人需要大办酒席,才有可能扩大请客范围,并且提前告知。
过去把前往做生叫作“走人户”或“吃酒”,要带点“礼信”遮手,通常称为“赶礼”,又叫“办篼篼”。那时的篼篼,类似当今时髦的“包包”,就是一个竹篾编制的带盖子的提篼,两头翘中间凹,形状像“猪腰子”(俗称猪腰子提篼)。走人户时,提篼里面装着两把挂面和一块礼菜。所谓礼菜,无非是一块两斤左右的“槽头肉”(割肉时通称礼菜或“姜片子”)。出手大方的客人,有可能割一块三四斤重的蹄膀,或是两三斤重的肘子。此外,也有孝敬老人的糖食。糖食的档次不同,品种各异。上等的当数蜜饯(又称煮货),诸如桔红、柑砖、冬条之类。次之为杂糖,如寸金糖、油果子、花生占等等。再次之即为茯苓糖(相似薄荷糖)或白糖。赶礼者视其与主人的亲密程度,以及自身的财力,选择一种。店家要用上等质量的草纸或毛边纸、丝皮纸,将糖食裹成梯形状的礼盒,贴上一张印有吉祥图案或贺词的红纸,再用席草捆扎牢实。这种糖食有一个体面的称呼:“茶食”。
客人到了,主人远远迎上,接过篼篼,按顺序依次摆放。客人告辞时,不但退还篼篼,还要酌情回礼。所回之物,通常是一把挂面和半截礼菜。送了茶食的也要回茶食,回的有可能比收的低一个档次,比如收蜜饯回杂糖,收杂糖回白糖。这种礼节也有俗称,叫“回篼篼”。“办篼篼”和“回篼篼”已成过去。由于时代的变迁,请客送礼的形式已几经变化。大饥荒年代,人们连肚子都吃不饱,尽管亲人间相互记得生期,却没能力请客和走人户。偶有急切看望亲人而走人户者,哪怕怀中揣上几两粮食或几根红苕,主人已是大喜过望。倘若送去两个鸡蛋,必定奉若至宝。“文革”时期,物资匮乏,购买任何物品都凭票证。黑市上一斤肉票的价格,相当于几斤肉钱,即使走人户也办不起篼篼。情非得已,只好空脚撂手。
随着经济逐渐好转,走人户提篼篼的现象慢慢消失。以前遮手的挂面、礼菜和茶食,升格成了时鲜水果、高等糖酒和保健品。赶礼,变成了赠送装有现钞的红包。
二
民间请客的名目繁多,如子女升学、工作调动、职务升迁、新居落成、店铺开张、小孩拜保保、儿女订亲事,以至拜年、过节等。这类请客,大都在小范围内进行,极少大操大办。民间惊动最大的,唯有通称的“红白喜事”。“红”事指结婚、祝寿等,“白”事指丧葬,都少不了大张旗鼓一番。平民叫办席,也称做酒。这类请客,范围比做生拜年广泛。家门叔伯、哥兄老弟、三亲六戚、至亲表亲、邻居朋友,曾经有过交往的、见过面的,甚至只要想得到的、记得起的、在请客路上碰巧遇见的,都一一纳入被请之列(像在凑人数一般)。
置办酒席的规模与规格,随主人做酒的动机而定。其实,这对于动机纯正的,是一件很伤脑筋的事。请客多了,自己麻烦不说,还怕别人非议;请客少了,又怕没有请到的人日后抱怨。还怕请的多来的少,浪费酒席,有失脸面。盘算来盘算去,开列的名单添了又勾,勾了又添。几经思忖,方一一填上请柬。然后兵分多路发送。如今的请帖都是打印好的统一格式,只需填上客人姓名即可。旧时的请帖,全靠手书,每一张都得写明请客事由和时间地点,用语恭敬,字斟句酌。遇上缺少文化的主人,还得延请当地的教书先生或懂点字墨的读书人帮忙。
请柬发出之后,赓即筹办酒席。家住城镇者,找一家饭店酒楼,商妥席面菜谱,确定价格标准,选准烟酒饮料,即可放心。家住农村的,若办上几十桌酒席,至少十天半月不得安宁。自家场地窄了,得去邻居家安席,提前两天就请周边四邻帮忙,东家借桌凳,西家凑碗筷。赶场买菜的,家里打杂的,厨房掌灶的,切菜跑堂的,一概都要铺排周到。酒席过后,善后料理又得忙上许久。这样做酒,主人还要悬着另一颗心,惟愿老天不要下雨。
三
以上所说多指婚庆和寿宴,至于丧葬,当然不可能事先请客。某家有人去世,多半在亡人断气之后,点燃事先备好的鞭炮(俗称落气炮),告知四邻。如系在外去世,遗体或骨灰到家时,也要燃放鞭炮。丧家鞭炮响过,远近亲朋好友相互转告,接着纷纷前往祭奠,或赶礼或帮忙。丧葬风俗首当确定葬期(俗称查期),查出葬期后方能安排相关事宜。阴阳先生根据死者和孝家的生辰八字推算,葬期短的,可能停丧一两天,长的可达七天以上。停丧期间来客不断,一日三餐备办伙食。临到葬期,再根据来客数量确定正酒规模。正酒时间一般是在出殡的当日,众人送走了死者,便可肆无忌惮喝酒吃肉。
民间重视葬礼,是把生死看作大事。亲人去世以后,除了赶忙燃放鞭炮告知邻里,还要及时通知远在他乡的至亲。如今通讯发达,电话、微信或视频,不过举手之劳。过去要派遣专人“赶信”。另一桩大事是赶搭灵堂,点燃香蜡纸钱。凡与死者有亲缘关系的,头上缠一块白布,拖一截在背后,表示吊孝。新中国成立以后,包孝帕子的风俗逐渐减少,大多以臂套青纱取代。早些时候,来人吊唁,孝家老小要当面磕头谢礼,并且还有几个能哭善诉的女人伏地哀号。这些年磕头谢礼的讲究还在,哭丧谢客的习俗,已不多见。
现在常见的是另一种场面。远亲近邻去至丧家,面带忧戚,为死者上香后,即刻转忧为喜。呼朋唤友,寒暄应酬,家长里短,嘻哈打笑,麻将长牌,吆五喝六,场面热闹。主人的思想也开明,除了请阴阳道士,念经开路做道场,有的还请来民间乐队,吹、拉、弹、唱,歌舞曲艺,流行什么就表演什么,“小妹妹唱歌郎奏琴”、“十八岁的哥哥坐在河边”、“妹妹坐船头,哥哥在岸上走”,与不时传来的妈呀娘呀的哭丧腔混在一起。一言以蔽之,死人是不幸的,悼念是隆重的。
与乡间相比,城里的丧事简便得多。多数丧家连灵堂都设在殡仪馆,讣告贴在街边巷口,得到信息的亲友在告别遗体那天前往吊唁和送礼。
丧事送礼不同于喜事。早些年,吊丧离不了香蜡钱纸和鞭炮,关系亲近一些的还有祭幛或纸扎的灵房。这些祭品后来演变成花圈、花篮。今天的奔丧者,多数不用此类祭品,而是直接奉送现金,周到一点的,随手捎上一个花圈。作为丧事的赶礼,与“红”事“喜”事有所区别,“白事”的礼金讲究单数,如一、三、五、七、九,有的甚至不送整数,如几百几十。而“红事”为好事,要预祝其“好事成双”,所以礼金必为双数。
丧家接收祭礼以后,还得当面回礼。如今已不时兴回白布孝帕,塑料袋里装的多为毛巾、香烟。也有封红包的。红包或是商店内买的,印有“万事如意”、“大吉大利”字样,或是丧家用红纸裁制的。红包内装有少量现钞,金额一般为十二元、二十四元、四十八元……不等,其意为 “挂红”、“冲晦”;同时还要给送礼者的来车系上红布带,所谓“避邪”。如不“挂红”,车子的主人难免介意,过分在意的,还会主动索取。
四
民间的红白喜事中,以婚庆最为隆重。人们把“久旱逢甘露,他乡遇故知,洞房花烛夜,金榜题名时”视为人生四大喜事,足见婚事在人生中的重要程度。青年男女谈婚论嫁水到渠成之时,双方家庭必得忙于操办喜事。下贴子请客、安席桌、办酒水,一切繁文缛节,无不策划周全。过去迎亲时兴抬轿子、吹唢呐。现在讲究车队迎亲,体面人家动辄调集奔驰、宝马、奥迪;差一点的也是大众、现代、标致;再次一些便是奇瑞、吉利、比亚迪。当然也有使用长安、五菱、奥拓的。无力铺张者,以摩托代步,成其好事。过去举办婚礼有许多讲究,单说拜堂一节,若是遇上念过“之乎者也”的人主持,那抑扬顿挫的声韵,出口成章的祝词,听得满堂喝彩,心旷神怡。而今新事新办,只要主人舍得花钱,聘请婚庆公司操办,包你称心如意。
收到婚庆请柬的客人,都会备上贺礼到场。早些年送礼,时兴物品。为避免礼物重复,善解人意者会事先征求意见,根据婚事所需,对主家缺少的或常用的予以购买或制作,大到铺笼帐被、桌椅板凳、脚盆桶儿、柜子箱子,小至衣服鞋袜、梳子篦子、水瓶妆镜。如今生活富裕,送礼方式简单方便。买个印有“百年好合”字样的红包,里面放进几张“老人头”大钞,至迎宾台前递给主人,道上一声恭贺。凡是做大酒,都有专人负责接待和记录礼金,无论哪个家庭成员收到红包,都得及时交给接待人员,把来客姓名和礼金写上礼单,同时送给来客一包回礼。回礼大多是一条毛巾、一包香烟、一袋喜糖。也有回礼红包的,红包内钞票金额不外乎四十八、六十、一百二十等几个谐音吉祥的双数,略表主人心意。
至于礼金以多少为好,也是与时俱进,不断加码。九十年代初期赶礼,一般是五元、拾元,三五十元即为厚礼了;九十年代末期,三五十元已拿不出手;进入二十一世纪初,一般为一百、两百;到如今,农村一般为两百元,而城里的,四百算一般,赶六百、八百,还是一千二,根据自己经济状况和与主家的亲近程度而定。不少的人已经在为“赶礼”而烦恼不已。
五
六十岁以上的老人,每逢满十,晚辈都要祝大寿。具体时间安排是在男性满十的前一年、女性满十的当年生日那天。这就是民间流行的“男做晋、女做满”的习俗。至于为什么讲究“男做晋、女做满”,我没有考证过,不得而知,但知道老人的晋十或满十,万万不可疏忽怠慢。届时晚辈要邀请各自的亲戚、朋友和同事,来为父母亲贺寿。请客形式与喜宴大同小异。隆重的生酒,选在城里的大酒店。为了显示排场,也请专业的礼仪公司,把整个场地布置得富丽堂皇。拜寿仪式之后,便是觥筹交错,伴以歌舞文艺表演,不会喝酒的也会平添几分酒兴。
经济发达了,红白喜事不光是城镇的办得热闹红火,乡村也毫不逊色。乡下人条件好的,把酒席摆在城镇酒店或附近有档次的农家乐,而大多数还在家里摆酒席的,也改变了方式。如今时兴乡厨,专门承揽包席,无论主人请多少客,做多少天,从头到尾,事无巨细,一条龙服务。桌椅板凳、杯筷盘碟、锅碗瓢盆、蒸笼掌盘,凡是酒席所需,皆由乡厨自备。席面的规格档次,以主人意见为准,酌情参考乡厨建议。收费形式分为全包和半包。全包由乡厨购买食材,按桌数收费;半包由主人购买食材,按照约定付给乡厨加工费。乡厨还备有防水遮阳的塑料布,以备露天席桌之需。乡村里还有自发组建的民间乐队,仿效城里的婚庆礼仪公司,大张旗鼓地参与红白喜事,虽然不及城里时尚,但是他们搞的那一套,贴近民间生活,同样受到欢迎。
人们的生活日渐富裕,处处呈现热闹场面。无论城市乡村,凡是红白喜事,大多非得办一办不可。因此,社会上对于请客送礼,难免产生微词。有的人请客,一心想的是场面热闹,席面扎实,尽量让客人满意,大事精明,小事疏忽,每每因为细节不周而致客人扫兴,结果是费力不讨好。也有主人起心不善,一个劲在菜品酒水方面抠门,趁机发点小财。有的人遇事必请客,一请一大片,是亲非亲,是友非友,一面之交,一饭之谊,只要叫得出姓名的,一事满请。这样的请礼多了,弄得被请的人财力难支,抱怨不已。还有的人只想到自己有喜事请别人,却从未想过将来如何还礼。
请客还礼,本来是一种习俗,一种人情往来,现在被一些人搞得不伦不类,以请客牟利,实在是有悖传统,不应当提倡。
刘成林:一九四一年冬月初一出生在四川资阳农村。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,著有散文集《油坊湾纪事》。
读过初中,因同情右派老师而辍学。
坐过机关,因压缩城镇人口而返乡。
务农二十余年,直到“文革”结束后才逐步当上生产队会计、专业化会计、大队会计和村文书。
经营企业二十多年,获得“四川省乡镇企业家”荣誉,评为高级经济师职称,录用为干部,当过副乡长。
五十九岁半退休。
六十四岁脱离商海。